晚清洋务运动中,有一个大官,北洋大臣,管辖直隶、山东、奉天三省通商、外交、兵工、海防和关税等一切洋务相关事宜。
清末民初,有一支武装集团,北洋军阀,曾经横行大半个中国,操控政权近二十年。
虽然二者都有北洋两个字的冠名,但这北洋军阀的北洋与北洋大臣的北洋却并不是一回事。
图片
当然,要说二者完全没关系也不合适,还是有点关系,有那么一丁丁点的关系。
在清末,北洋大臣向由直隶总督兼任,所以当时也有“北洋总督”的俗称。不知为什么,大概是当时这个“洋”字很时髦吧,在这个“北洋总督”辖下的直隶省,特别是津保一带,很多事物都流行用“北洋”二字冠名,像什么北洋画报呀、北洋饭店呀、北洋大学呀等等。到了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,约定俗成地,朝野上下口口声声所称的北洋,已经成为直隶省的代称。由其一手操练的直隶新军,也就被冠以北洋二字,北洋新军暨后来的北洋军阀,就是这么来的。
显而易见,这北洋军阀的北洋与北洋大臣的北洋,已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概念了。先者北洋大臣所管辖的北洋,是指直、鲁、奉等北部沿海地区,而后者北洋军阀所冠名的北洋,则仅指直隶一省而已。
图片
在整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,共授上将65个,其中直隶一省就占了22人之多,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洋即直隶。因为军队诞生于此,军队上层骨干自然以此地人居多。这就跟大顺军、大西军将领陕北人居多,太平军将领广西人居多,红军将领湘赣人居多是同样的道理。
北洋大臣之对于北洋新军,要说有关系,一是该军是由北洋大臣一手缔造,二是后者借用了前者北洋两个字的冠名,不过而已。
图片
中国特别讲究对称,有北洋就得有南洋。的确有南洋,有南洋通商大臣,负责苏、浙、闽、粤四省洋务相关事宜。
到了清晚期,和北洋大臣一直是由直隶总督兼任同样的情形,南洋大臣向来是由两江总督兼任。而因为两江总督驻节江苏,所以江苏的许多事物也习惯被冠以南洋之名。编练新军时所说的南洋,就是江苏,南洋新军,就是江苏新军。这个南洋新军,也是仅仅借用了南洋大臣的那个南洋的名字而已,除了名字,两者也是全无任何的关系。
****************
用简要公式概括:
洋务运动中所说的北洋=北部沿海;
洋务运动中所说的南洋=南部沿海。
编练新军时所说的北洋=直隶省;
编练新军时所说的南洋=江苏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